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构筑“家庭梦” 助推“中国梦”

时间:2020-02-04 13:31: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显示: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构筑“家庭梦” 助推“中国梦”

                                              ——东辽县妇联申报省级优胜奖材料

 

2019年,东辽县妇联站在建国70周年的新起点,高度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将开展家庭文明建设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相结合,引领全县妇女把构筑“家庭梦”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家庭工作新局面。

一、抓队伍建设,构建“妇联组织+志愿者”工作模式

县妇联积极探索,构建了“妇联组织+志愿者”工作模式,有效解决了家庭工作统筹不够、力量不足问题。一是将家风家教内容纳入妇联干部培训计划,增强文明家教家风新理念。全年共开展培训 4 期,培训妇女干部 187人,全面提升各级妇联干部开展家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基层家庭工作者的培训指导。二是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将来自教育、卫生、公检法、消防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志愿者纳入到讲师团中。县妇联不定期选送优秀讲师团成员参加各级培训研讨等活动,提升了讲师团成员的专业素质,成为了县妇联开展家庭工作“智库”,2019年,讲师团共深入基层宣讲 5场。三是强化巾帼志愿者管理,完善登记、跟踪服务。全年新增志愿者1431人,在妇联组织的引领下,配合基层妇联开展婚姻家庭调节、留守儿童照料、关爱孤寡、病残、空巢、失独老人等志愿服务,受益家庭达到500余户。

二、抓阵地建设,打造线上线下家庭工作综合平台

依托各级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亲子阅读基地和县妇联“东辽巾帼”微信公众号、e家园工作群,打造线上线下家庭工作综合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学习、交流。一是制定家庭工作指导和考核细则。将各级妇女儿童之家家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考核基层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申报各级示范“妇女之家”的核心指标。在253个城乡“妇女之家”开展巡讲交流、故事分享、才艺展示、美丽庭院创建、文明礼仪倡导、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切实把“家”字文章做深做细做实做好。二是充分整合资源,依托学校、社区,全力打造亲子阅读基地。2019年,为市级亲子阅读基地东辽县政府幼儿园捐赠图书500余册,价值6000余元,累计捐赠图书1000余册,投资近万元。为新城社区儿童之家投资4万余元,购买书籍、桌椅、玩具,打造成为县级亲子阅读基地,并在“六一”期间开展了“书香飘万家,阅享好时光”亲子阅读活动。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引导,提高家风家教正能量。以“三八”、“六一”等节日为契机,在微信公众平台调动广大妇女群众及家庭,开展以“议家风、晒家书、征家训、传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家风家训主题活动,用随手拍等形式展示家庭文化成果,晒家庭幸福生活。全年共150 多个家庭参加了征集活动。开辟空中微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工作群发布家教理念,宣讲家庭美德,传播幸福知识,提升了家庭文明素养,巩固了家庭阵地建设。

三、抓载体建设,找准培树文明家教家风切入点

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能动性,创建家庭文明建设工作载体,激发和带动更多家庭自觉培树和弘扬良好家教家风。一是开展家风家教巡讲。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家风家教巡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妇联干部、巾帼模范、最美家庭代表等进行政策宣传、知识传授、故事讲述。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余场。依托省妇联“携手新时代 共树好家风”巡讲活动,邀请吉林省家庭教育学会讲师团成员付广娟老师在东辽进行了8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现场参与人数近2000人。二是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乡村社区妇联每月围绕“晒、谈、讲、展、秀”组织一次活动,每季张榜一批“最美家庭”典型;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 10000份;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美丽庭院 、干净人家”、“美丽家园”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绿色环保等家庭创建。通过基层推荐考核,本年度共揭晓县级“最美家庭”15户,“净美家庭”6户。持续关注“最美家庭”典型,省级“最美家庭”代表田雪峰被吉林省委宣传部授予“吉林好人”荣誉称号,在东辽县纪念“三八”节109周年暨事迹报告会上做了精彩而感人的报告,把寻找活动转化为道德建设成果。三是发挥“联”字优势,为构筑每个“家庭梦”添砖加瓦。联合县文广旅局、县教育局举办了东辽县第六届小学生“让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演讲比赛;联合县卫健局、县信用联社、县人民银行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帮扶贫困家庭贫困学生500余名,捐赠衣物、学习用品、书籍、体检卡、助学金等价值10万余元。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文明温暖和煦之风吹进更多的家庭。

家庭工作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阵地和优势领域,东辽县各级妇联组织要持续引领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小家的小气候温润社会的大气候,引导全县家庭构筑美好“家庭梦”,助推实现伟大“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