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力度改革创新、破难前行 ——长春市妇联高位推进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

时间:2020-09-11 19:00:3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显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总体部署,长春市妇联紧紧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的改革要求,找准组织建设改革难点,精准实施“破难行动”,不断创新组织覆盖、壮大工作队伍、强化服务引领,扎实推进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取得实效。

一、围绕“建”字,织密网络,推动组织覆盖“破难”

市妇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难点,持续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形态重构,着力推动组织覆盖“破难”。一是应建尽建全面“建”。全面巩固村妇代会改建妇联、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成果,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村民小组、村屯、居民网格“妇女微家”,建立110个“微”妇联、878个屯(组)妇联和10个妇建联盟。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晓薇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中国妇女报》以《党建带妇建,“屯”上建妇联》为题在头版予以报道。二是深挖新兴领域“建”。充分发挥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职能,争取市非公党工委支持,下发《关于在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妇联(妇委会)的通知》,将行业协会、两新组织等新领域、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妇女集中地,广场文体团队、女农民工、流动妇女、自由职业女性等新群体,纳入党建带妇建的共建范围,采取单独创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因时因地因需,创建楼宇、创业街、社区联盟等特色妇联。目前,全市已建成148家。三是拓展网上平台“建”。以朝阳区为试点,联合市妇联常委金鑫所在单位——吉林省福瑞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妇委会等7名妇女代表,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妇联,整合各级、各界妇联组织网上平台及相关单位官方媒体资源,融合大V、网红等自媒体资源,实现网上资源有效对接,凝聚起新媒体、电商领域的强大“她”力量,构建“线上+线下”两条战线共同服务妇女发展工作格局。

 

图片1.png

         长春市委副书记徐晗在北京盈科(长春)律师事务所视察我市非公企业妇女工作及妇联改革情况

1599617840218097089.png 

                                成立全市首家“互联网”妇联


二、强化“联”字,扩容培优,推动作用发挥“破难”

市妇联充分发挥工作优势,努力在“联”字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新举措,强化妇联队伍扩容培优。一是拓宽执委履职途径。依托和支持妇联执委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参与疫情群防群控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让执委真正成为基层妇联开展工作的“智囊团”和“领头雁”。结合长春市朝阳区“互联网”妇联13名执委工作特点,以行业相近、业务相关为基础,成立素质提升、健康产业、文旅推广及扶贫帮困四个执委特色工作室,通过开展反家暴条例讲座、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组织调研交流等活动,积极为线上线下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多元化特色精准服务,打通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最快通道。充分发挥执委在群防群控中的积极作用,第一时间号召全市各级妇联执委深入一线做好“宣传员”“服务员”“战斗员”,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巾帼力量。落实“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和“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妇女干部和妇联执委实训项目,进一步提升妇联干部、执委、优秀女性引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水平。二是壮大女性社会组织队伍。积极探索妇女工作新模式,强化对女性社会组织引领、培育和服务,先后打造长春市女企业家协会、朝鲜族妇女协会、归国女性人才协会等特色女性社会组织品牌。今年,为全面落实沈跃跃主席在全国妇联女医务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市妇联的极倡导和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大力支持下,组驻长22家医院的137名优秀女医务工作者成立长春市女医务工作者协会持续做好对女医务工作者的关爱、服务和联系工作,进一步调动女医务工作者参与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热情。协会成立短短两个月,已连续2次深入基层村屯为广大村民送义诊、送宣教,先后组织会员专家赴双阳区黑鱼村、农安县陈家店子村开展送医下乡健康义诊活动,受到市委领导充分肯定。《中国妇女报》分别以《吉林长春成立女医务工作者协会》《长春女医务工作者协会“送医下乡健康扶贫”》为题连续2次在“学习强国”平台予以宣传报道。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与优秀女性代表人物的联系,吸纳到妇联执委队伍中,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三微一端”等媒体,宣传优秀女性代表人物典型事迹,推荐优秀女性代表人物参加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春城杰出女性、创业创新标兵等全国及省市评先选优活动,用最鲜活的教材、最直观的导向,引导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学习先进事迹,用实际行动树立起担当作为、服务妇女、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1599617982078077225.png


                                   成立长春市女医务工作者协会

1599618066234018888.png

                  组织长春市女医务工作者协会深入双阳区黑鱼村开展“送医下乡健康扶贫”义诊活动

三、突出“优”字,提质增效推动引领服务“破难”

注重抓住关键少数,以“优”字为统领,全面提升妇联工作的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一是组织特色发挥明显。注重在商务楼宇、律师事务所、创业街、社区创业联盟及网络新媒体等新领域、新行业筹建妇联(妇委会),如,朝阳区“双创基地”楼宇妇联成立以来,为楼宇女职工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相互提高的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双阳区鹿乡镇妇女创业街妇联着力打造“网上鹿姐”,创建以鹿产业为主的妇女电子商务产业园(基地),开展线上线下体验,引导女性电商与传统企业联手,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无缝连接。二是女之家激发活力。市妇联强化服务职能,突出新兴领域“妇女之家”建设,持续推广复制“1+3+X”工作模式(即,以妇联为“家”的核心,围绕素质提升、维护权益、创业创新“三”项工职能,打造“X”型特色妇女之家),通过做实妇联主体,开展具有组织特色的妇女工作。全市首家社会组织妇联i未来原创艺术协会妇联自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协会创建“女大学生创悦空间”,联合全市26家高校妇委会形成促进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校企联合服务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创悦课堂”传播手工文化、组织“创悦沙龙”传递创客精神等方式,吸引凝聚了近千名女大学生、女性青年创业者参与共享,赢得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是有融合提升服务。在集中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妇联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合点,构建社会化工作新格局,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在常态化防控疫情的形势之下,探索政校企合作模式,线上举办“创悦”云课堂,线下开展“共克时艰‘疫’路有你”助企活动。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结合脱贫攻坚,创新开展线上巾帼家政宣讲,直播草编线上教学,引领女性创业者转变传统思维,开启网络直播等新型营销模式。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开通家庭教育热线、推出空中课堂和网络课堂让家教指导深入家庭。组建心理服务专业团队,从家庭教育和个案维权入手,采取个性化订制式服务,让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服务更具温情。

图片5.png

长春市委副书记徐晗深入欧亚新生活购物广场调研市妇联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