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白山市妇联认真落实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的相关要求,聚焦全市妇联组织建设改革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从纵横织密妇联组织“破题”,从激发妇女阵地活力“推进”,以执委发挥作用服务基层“落笔”,扎实推动妇联组织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白山市妇联召开四届三次执委会
借势借力、以为求位,织密筑牢组织网格
白山市新兴组织众多,“四新”领域组织发展迅速。白山市妇联紧紧依托“党建带妇建”,以实施“党群共建•巾帼成长”系列活动为载体,采取“单独组建、工妇共建、企业联建、协会带建、产业集聚区重点建、发挥资源优势建、结合实际灵活建”七建模式,构建立体交叉的新兴组织妇建覆盖网。在全市启动“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推进行动,通过“市、县(市、区)联动、分类指导、序时推进、动态管理、示范带动”等举措,层层动员部署,确保“四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
送法进企业
为调动“四新”领域中的妇联组织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四新”领域全面参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今年市妇联创新实施妇女儿童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面向全市企业、社会组织公开征集特殊人群关爱类、公共安全类、社会治理类、民生科技类等妇女儿童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通过举办项目路演大赛,共有18个企业、社会组织的优秀项目获奖,所有项目已通过妇联购买服务的方式稳步运行。活动的开展,有效延伸妇联工作手臂,推动了一批企业、社会组织妇联在服务实践中快速成长,努力实现妇女工作的最大覆盖和组织活力的最大释放。截止目前,全市包括律师行业、互联网企业、女性社会组织在内的270余家企业或组织相继建成妇联,更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了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巾帼力量。
白山市妇女儿童民生微实事服务项目路演大赛
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激发妇女阵地活力
按照示范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要求,白山市妇联创新工作方式,在全市探索实行“1234”妇女微家工作法,即一创:创建一个微服务主题;二亮:亮身份、亮作为;三微:开展微活动、微公益、微培训;四有:有阵地、有成员、有制度、有计划。以此打造一批“妇女微家”示范带动点,引导姐妹们有事找“微家”、活动在“微家”、心聚在“微家”,用“小家”的力量,汇聚“大家”的温暖。
特色妇女微家挂牌
同时,个性化开展多类型微家建设,满足妇女群众的多元需求。在试点县采取“8+X”模式,即在每个乡镇打造1个特色妇女微家。如在景山镇三脚窝石村打造“向阳花手工制作”妇女微家,以手工制作为特色抓手,通过教、学、做、展等方式,打通联系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花园口镇花园村打造“乐姐帮乡村旅游”妇女微家,根据当地发展旅游的契机,发展妇女农家乐,帮助妇女姐妹脱贫致富。
执委联系,走亲联心,创新精准服务模式
为推动基层执委作用发挥,白山市妇联创新开展县(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执委公共服务团”,定期分层次分区域上门走访服务“妇字号”企业、“妇字号”社会组织、困难妇女儿童等。疫情期间,白山市各级执委积极响应市妇联号召,通过开展“巾帼暖心姜茶大派送”志愿服务、爱心慰问一线防疫人员等活动,向武汉及我市各级医院、防疫卡点一线防疫人员捐赠口罩、酒精、消毒液、人参等各类爱心物资近60万元,帮助30家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难题。
执委特色工作室授牌
执委特色工作室授牌
巾帼暖心姜茶大派送
积极整合司法资源,发挥执委引领作用,组建“巾帼公共法律服务团”为复工复产巾帼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体检”,共同营造巾帼企业发展优良法制环境;开展白山市百名巾帼主播创业培育项目,广泛组织白山女主播带货培训,培训主播近百人,累计直播近200场次,销售农产品40余万元;落实妇联执委普遍联系妇女群众制度,每名执委负责联系3名妇女群众或家庭,倾听妇女群众心声、了解妇女群众需求,每季度集中汇报研讨妇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把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有效落实在基层。
为复工复产巾帼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体检”
白山市百名巾帼主播创业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