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洒雨露,会入天地春。2025年寒假到来之际,吉林省妇联携手长春希望高中,为寒假留吉的新疆籍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爱心妈妈”关爱活动,加强精神关爱,增强“五个认同”,推进“五育融合”,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新疆学生“筑基”工程。
走进吉林外国语大学 开启国际视野之门
在吉林外国语大学“爱心妈妈”团队带领下,200余名长春希望高中新疆班的同学们在这里开启“体验吉外多元文化,开启国际视野之门”主题研学活动。同学们走进地球村,体验世界多元文化的缤纷魅力,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走进图书馆,感受集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于一体的浓郁的学习氛围;走进志愿服务文化展示馆,学习雷锋精神,了解志愿者事迹。
“初入吉林外国语大学的我,感觉自己踏上了一个世界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特别是走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看到我们的民族特色服饰,感觉很亲切,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更加深刻。”哈萨克族的阿依包塔同学兴奋地说,“这次活动更加激励我要努力学习更多知识,不断开拓眼界,未来考入理想的大学,为祖国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五育融合”并进 “爱心妈妈”暖心
吉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爱心妈妈”教师们,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国画、剪纸、烘焙课程,走进学校开展美育、劳育体验课程。孩子们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提升了对美的鉴赏力,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传递了“爱心妈妈”的温暖关怀。
国画课由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美术教师、吉林省美术学科骨干教师孔照满讲授。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国画的基础知识,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操作,逐渐熟练,在挥毫泼墨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剪纸教师、长白山熏样剪纸非遗传承人李修凤向同学们介绍了熏样剪纸的历史,这种源自明代的技艺不仅保留了原始剪纸的美丽,而且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传统技艺,设计图案、裁剪定型,被熏样剪纸的魅力所吸引,感受了东北独特的文化和精神。
烘焙课堂上,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烘焙教师张贺男告诉孩子们,烘焙不仅仅是一种烹饪方式,更是一种美食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烘焙作品。同学们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仔细倾听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努力学会这项技能,用独特的创意将普通的食材亲手制作成甜蜜的点心,送给亲爱的老师、同学。
家庭教育专家沙龙 滋养心灵 启迪未来
吉林省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智库专家付广娟老师带领幸福力家庭教育团队来到长春希望高中,为同学们举办两场“点燃内驱之光,洞见成长之路”“青春作伴,携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在沙龙活动中,团队关注到孩子们存在的安全感不足、当下学习困惑、害怕群体社交、缺少人生方向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互动交流的方式有效缓解了部分问题。参加沙龙的学校负责人说,活动不仅普及了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挖掘了同学们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发展。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调查问卷上纷纷留言“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发现了自己的优点”“认识到友好交流的重要性和为梦想努力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目标,希望可以多举办,非常有益处”。
吉林省妇联发挥“联”字优势,汇聚各方力量,通过精心策划“爱心妈妈”系列关爱活动,让新疆籍学生们在这个寒假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